Search

【自由式打水與划手之間的關係?】

Adrian, Singh和Karpovic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自由式打水與划手之間的關係?】

Adrian, Singh和Karpovich (1966)曾做過一個關於攝氧量和打水的相關研究,他們找了12位菁英游泳選手,分別測量他們1)純打水;2)純划手;3)正常泳姿下的攝氧量。他們發現在相同速度下純打水所需的攝氧量是純划手的三到四倍。

當他們以 35.ft/sec (57sec /50 yd)的速度打水前進時,總共消耗了24.5L的氧氣;然而,在純划手(不打水)的情況下,以同樣的速度前進同樣的距離只須消耗7L的氧氣。之後也有不同的研究者也得出相同的結果,如Astrand 1978: Charbonnier et al. 1975; Holmer 1974。所有的結論都是:打水對於體能的消耗相當可觀。

自由式打水的目的常被人誤解是為了推進。當然,打水有助於前進,但是它的CP值很低,尤其是長距離泳者和鐵人,應盡量減少把體力用在打水上。

從「轉換支撐」的觀點來看,在游自由式時,主要是把體重轉移到前伸臂的手掌上,並透過有技巧的轉肩(繞著胸椎旋轉的動作)來在不同的手掌上轉換支撐,使我們能前進。如果打水太用力,等於把體重再搶回到腳上,此時變成手掌上有支點,腳上也有支點,那就會像是四輪傳動車前後輪都同時用力輸出一樣,需要耗費具大的能量,但速度反而會出不來,在加速時前後兩個支點會互相牽制。

所以自由式打水的功能是?

從短距離衝刺來說,打水是在「幫助划手加速轉移體重」。因為當支撐手在重心前方時,我們透過轉肩提臂向前入水雖然也可以把重心轉移過去,但我們也需要後面的體重快點跟上,並通過支撐手才能創造失衡。那個畫面就好像身體在水面上有兩節的火車,前方的支撐點尚未形成之時,下半身要盡快跟上,把體重轉移到支撐手之前;接著,當身體向前落下之後,下半身的體重雖然有水撐著,如果腿部下沉了,不只水阻變大,也會拖到向前落下的加速度。也就是說,自由式的打水動作是在配合與協助上半身轉換支撐的過程,提升划手的效率,好比四輪傳動車的以前輪為主要加速時,後輪只是適時輔助。

自由式打水除了讓體重「跟上」手臂與軀幹向前落下的速度之外,還有下列三種輔助功能:

1. 平衡轉肩與提臂的動作:我們在轉肩時下半身也會跟著擺動,此時打水可以讓軀幹穩定下來。這好比跑步時擺臂的功能,從這個比喻來思考就能明白:擺臂並無法加快跑步的速度,擺臂只是為了平衡腿部的動作,如果跑步時刻意不擺臂,就會很難平衡身體,轉換支撐的效率也會下降。自由式打水的首要目的正是平衡上半身的轉肩與提臂動作。

2. 減少阻力,維持流體力學上的效益。轉肩、提臂或換氣時,腿部會跟著下沉,雙腳一下沉,阻水面積就會增加,水阻也跟著增加。所以泳者在加速時,上半身會像氣艇一樣出水比例增加,轉肩的幅度與速度變大後,下半身會更容易下沉,此時就要靠打進來讓雙腿仍「留在水面附近」,才能減少水阻。

3. 作為浮力的貢獻者,並使體重能更容易轉移到前伸臂上。這個功能跟第2點相關,如果腿部下沉了,手上的體重比例就會下降,此時就會很容易划空。也就是說:重量跑到下肢的比例愈高,水感就愈差。很多泳者會描述水感好時就好像是在游下坡,那種游下坡的前提是腿部要能處在高位,才能創造加速時的落下角度。
(上述文字摘錄與修改自徐國峰:《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》,104~109頁)


如果覺得上述的知識對你有幫助,歡迎來選修《自由式,該怎麼練》,裡頭總共有27堂影音線上課,理論講解得比較細緻,也有實際的建議訓練動作和課表。

●8/23前有早鳥優惠 $1,990:https://bit.ly/39JxTyK
●三人同行價,每人是 $1,790:https://bit.ly/30bTJYi
●課程教科書,博客來當前售價 $395:https://reurl.cc/nzQYEv

#PoseMethod
#自慢塾線上課
#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  
#KFCS 耐力訓練系統
https://www.kuofengcoachingsystem.org


Tags:

About author
徐國峰近年作品 《鐵人三項入門》 (2010,臉譜出版) 《先秦儒家水意像析論》 (2011,花木蘭出版) 《在水裡自由練功》 (2012,臉譜出版)。 《挑戰自我的鐵人三項訓練書》 (2014,臉譜出版) 《鐵人三項自主訓練攻略》 (2014,臉譜出版,與羅譽寅合著) 《全方位的馬拉松科學化訓練》 (2015,遠流出版,與羅譽寅合著) 《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》 (2016年,臉譜出版,與莊茗傑合著) 《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》 (2019年,臉譜出版) 譯作: 《跑步該怎麼跑》 (2011,臉譜出版) 《跑步,該怎麼跑:實戰操練手冊(附DVD)》 (2011,臉譜出版) 《更快更安全的赤腳跑步法》 (2013,臉譜出版) 《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》 (2014,遠流出版) 《羅曼諾夫博士的姿勢跑法》 (2015,臉譜出版,與莊茗傑合譯)
此專頁只是個人閱讀、研究、訓練、課程與心得分享,不提供諮詢服務。
View all posts